6月25日,星空无限MV国产剧苏畅瞻岩书院“科技助老”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驻地走访调研时,一个镶嵌在老式黑色木门之上的“光荣之家”牌匾金光闪闪,引起了实践团成员们的注意。
而就在这时,实践团成员们的到来也引起了退伍老兵、84岁老党员赵正学的注意,他起身穿上外套迎了出来。虽然身体已经大不如前,但他还是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门口激动的拉着老师的手,指着老师胸前的党徽眼中散发着光芒“我从刚才就注意到它了”。经过和老人沟通后得知,老人今年已经84岁高龄,1958年参军入伍,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62年因炮弹震伤耳部导致听力严重下降退伍。

虽已是耄耋之年,但眼中散发出的光芒依然闪耀。因为耳部受伤,实践团成员们只能用纸笔写下问题与老人进行交流。而他也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对党、对祖国,最朴素、最赤诚的爱。
您为什么当兵?
“为国防建设,保卫祖国”。

您为什么入党?
“一切为人民服务”。

您对新党员和年轻党员有什么嘱咐?
“要响应祖国召唤,积极工作”。

入党为您带来了什么?
“祖国需要我,我为祖国”。

您认为当下年轻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?
“希望你们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”。

您认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?
“积极工作,为人民服务,遵守党的纪律”

这些是84岁的老党员赵正学给出的答案,苍劲有力的笔迹透出老一辈的爱国情怀,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同学。当实践团成员林浩然问到老人当兵得到了什么的时候,老人眼神更为坚定的说到“我入了党。”这是信仰的力量,更是一生的追求。老人也在感染着身边的人,正如在老热回答实践团成员们“什么是信仰”的时候,老人的老伴赵奶奶也表达了她的理解“信仰就是,不管吃什么样、穿什么样、住什么样都不在乎。只要思想是正确的,那就是好的。”



六个问题六句回答,却有着“建设”、“祖国”、“服务”这叁个关键词在重复出现。这是老人刻在骨子里的信仰,一字一句都在表达着老人对于祖国的热爱,以及用一生去奉献祖国的决心。用他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入党宣誓时的那句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”,入党不求得到什么,只是一腔热血要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。
随后,老人拿出了他珍藏着的“光荣在党50年”勋章。这枚勋章被老人擦拭的光洁如新,甚至连收纳徽章的盒子都没有一丝灰尘。这枚勋章是老人一生的荣耀,承载着老人的精神和信仰。实践团的同学们双手接过这枚勋章,感受着这枚勋章沉甸甸的分量。


在走访即将结束的时候,老人指着指导老师杜宜峰老师胸前的党徽说到“我也有一枚,很多年了,后面的别针坏了,戴不上了。”杜老师摘下自己的党徽戴在老人胸前,这是跨越60年党龄的交流,更是一个年轻党员对老党员的真挚祝福。

“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”。这是一名基层农村老党员的故事,84岁的老党员赵正学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是厚重而深沉的。他教导实践团成员们“听党话,跟党走”、“要积极投身祖国建设”,千言万语最终化成一句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殷切嘱托。

(供稿:瞻岩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