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、切实有效的关爱与志愿服务,传递爱与温暖。2022年6月28日,我校“易安新”助力东平县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实践团抵达东平县梯门镇花篮店村,先后走访数家留守家庭,进行实地调查,关注留守儿童,传递爱的能量。

梯门镇花篮店村的一些留守儿童,大都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,或是被各自外出打工的父母寄养在亲戚家里。对此,实践团成员们积极投身到东平县“青春学堂”留守儿童关爱项目中。经过一天的走访调研,了解到了众多温馨故事。

我校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东平县当地的一所学校,围绕黄河生态、学习防溺水知识,开展保护黄河你我同行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等专题教育课程,寓教于乐,做孩子们的师长与朋友,以通俗易懂的方式,让孩子们积极学习相关黄河生态保护与安全知识。学习之余,实践团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了拼图、唱歌等互动小游戏,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娱乐、在娱乐中成长。

据调研,该村开设的“儿童之家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是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“第二家”。村里定期开展志愿服务队,针对性地为当地的儿童进行寒暑假学习辅导、沟通疏导、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。为孩子们提供教育、游戏、娱乐、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的志愿服务,打造出“童心港湾”这一特色品牌。儿童之家已经成为儿童的早教小课堂、课余时光的快乐驿站、留守儿童的爱心之家。“青春学堂”的举办,让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由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度过一个“安全、健康、快乐、实践、有益”的童年,让留守儿童有人呵护、有人照顾,真正享受到关爱、温暖和幸福。

队员们通过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方式,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,为留守儿童传递爱与关心。期间,王主任说道:“政府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辅导班,而且当地大学生假期回来也会辅导留守儿童写作业,家长都表示把孩子交给他们很放心。”村主任在与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聊天中提到:村子里有儿童之家、青年之家、幸福小屋等等专门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成长空间。在保障留守儿童快乐、健康的学习与成长上,将会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“希望的蓝天”。

除此之外,每年寒暑假,村子里的高中生、大学生,也会来到幸福小屋、儿童之家等地进行自发的志愿活动。通过“以大带小、以强帮弱”的方式,在村子内部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。“谁家孩子学习成绩好,谁家就更有底气。”渐渐成为了花篮店的独特风气,曾经七八岁便辍学回家的事情,早已成为历史。“在今年从村子里走出来了10名本科生。”王主任在谈到这句话时,脸上是藏不住的自豪与喜悦。

在交流过程中,实践团队成员可以感受到:村主任在花篮店村十数年的坚守中,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,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关怀。她勤勤恳恳为村子贡献半生,将花篮店打造成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、人人奋发向上的大家庭。一名名留守儿童走出了小村庄,迈进了大学的校门。当地人民在提到她时都会亲切的喊上一声“大娘!”

我校“易安新”实践团队从采访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童年的幸福,也为他们送去了自己的一份温暖。实践团队走访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都很优异,家里贴满一面墙的奖状。其中一位留守儿童的奶奶开了一家理发店,奶奶已经62岁了,平时除了要照顾8岁的小孙子,还要照顾一个身患疾病的老伴。目前奶奶家里经济条件比较艰难,但是老人的心态依旧非常乐观善良,她表示自己最大的理想是给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。在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交谈的过程中,奶奶身上处处散发着当地人的朴实、热情和乐观。

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茁壮成长,“孩子的数学老师对家长和孩子都很有耐心,对孩子学习上照顾的很到位,孩子也很懂事,我知足啦!”奶奶笑着说到。小乡镇里也有大温暖,简单的话语下,是眼里有光、心中满怀着希望,让孩子们的童年在温暖与幸福中度过,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期望。

(供稿:星空无限MV国产剧苏畅“易安新”助力东平县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实践团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撰稿:王一树 朱飞玥 吴佳仪 李繁梓)